什麼是高膽固醇?

高膽固醇(Hypercholesterolemia)是指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過高,會促進動脈粥樣硬化,增加罹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。膽固醇分為「壞膽固醇」(低密度脂蛋白,LDL)和「好膽固醇」(高密度脂蛋白,HDL)。LDL會沉積在血管壁上,形成斑塊,進而阻塞血管,而HDL則能幫助將多餘的膽固醇從血管中帶走。

降低壞膽固醇、提升好膽固醇是維持心血管健康的關鍵。透過正確的飲食調整,能有效控制膽固醇,進而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

高膽固醇患者的飲食原則

  1. 減少飽和脂肪攝取 飽和脂肪主要來自紅肉、全脂乳製品和油炸食物,這些食物會提升壞膽固醇(LDL)。減少飽和脂肪攝取有助於控制膽固醇濃度。建議選擇低脂蛋白質來源,如魚類、雞肉和豆類,能有效降低LDL生成。
  2. 避免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是一種人工製造的脂肪,主要存在於加工食品和快餐中。反式脂肪不僅會顯著提升壞膽固醇,還會降低好膽固醇,進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。雖然台灣也在逐步限量反式脂肪,但購物時還是要特別留意食品包裝上的標示,避免攝取含有「部分氫化油」的食品。
  3. 增加不飽和脂肪 不飽和脂肪對心臟健康有益,能降低壞膽固醇並提升好膽固醇。橄欖油、亞麻籽油、堅果和魚類(如鮭魚、鯖魚)富含不飽和脂肪,這些都是取代飽和脂肪的好選擇。
  4. 增加膳食纖維攝取 水溶性纖維,尤其是來自燕麥、豆類、水果(如蘋果和橘子)中的纖維,能有效幫助降低壞膽固醇。纖維可與膽汁酸結合,促使膽固醇從體內排出,減少血液中的LDL累積。
  5. 增加植物固醇的攝取 植物固醇(Plant Sterols)和類固醇能阻止腸道吸收膽固醇,從而幫助降低壞膽固醇。這些物質存在於植物油、堅果和強化穀物中。然而,日常飲食中植物固醇的攝取量可能不足以顯著影響膽固醇,建議適量食用富含植物固醇的食品。
  6. 適量攝取高膽固醇食物 近年研究顯示,食物中的膽固醇對血液中膽固醇的影響不如飽和脂肪來得大。不過,像蛋黃、內臟類食品和蝦類等富含膽固醇的食物,仍應適量攝取,特別是已經有高膽固醇問題的患者。

【 延伸閱讀 】膽固醇過高?標準值多少?改善膽固醇過高4食物少吃

 


飲食範例:這樣吃,膽固醇更健康

  1. 早餐:燕麥片加亞麻籽和少量藍莓,搭配一片全麥麵包和一杯無糖豆漿或低脂牛奶。
  2. 午餐:烤雞胸肉沙拉,佐以橄欖油和檸檬汁,再搭配兩片全麥麵包。
  3. 晚餐:烤鮭魚配蒸蔬菜(如花椰菜、菠菜),搭配一份糙米飯和一片全麥麵包。
  4. 點心:杏仁、核桃或一片全麥麵包等可以作為健康的加餐選擇。

飲食以外的膽固醇控制方法

除了飲食控制之外,規律的運動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維持理想體重同樣重要。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,如快走、游泳或騎自行車,每週至少150分鐘,能有效提升好膽固醇,並減少壞膽固醇。不僅有助於控制體重,還能顯著改善心血管健康。另外,戒菸也能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,特別是對於已有高膽固醇問題的人群。


結論:養成健康飲食習慣,維持膽固醇平衡

高膽固醇雖然會增加健康風險,但透過科學的飲食和生活方式調整,能有效控制膽固醇水平。減少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取,增加不飽和脂肪、纖維和植物固醇的攝取,並配合規律運動,能顯著降低壞膽固醇並提高好膽固醇。這些健康的生活習慣能幫助你遠離心血管疾病,維持健康的生活。

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,為自己的心血管健康做保障,遠離高膽固醇所帶來的風險!

【 延伸閱讀 】膽固醇過高原因與飲食大全:高密度、低密度膽固醇正常值標準多少?膽固醇過高症狀有哪些?